去年,我们年初看了一行三会的报告,算了一下有12块可以拿。
2008年年底,次贷危机的爆发迫使美联储再次采用前瞻性指引,美联储将联邦基金利率降至最低点,同时宣布联邦利率将在一段时间内维持在极低的水平。互联网泡沫破灭后,美国经济复苏疲软、失业率高企,在将联邦利率降至历史新低(1%)后,美联储于2003年8月首次发布了开放式前瞻性指引。
第三类是状态(state-contigent)指引,即明确指出可能引发货币政策变化的经济状态指标门槛。前瞻性指引的承诺性质越强,对公众预期的影响也就越强。假设央行通过前瞻性指引,做出在一段时期内维持零利率政策的承诺,从而使得公众对未来通胀的预期上升、产出缺口的预期下降,那么由于私人部门的行为具有前瞻性,这一预期将造成当期私人部门支出增加、总需求上升。在这一阶段,美联储采用的前瞻性指引均属于开放式指引,措辞比较模糊,各界对很长一段时间等措辞的确切含义莫衷一是。目前,由国内货币市场利率向金融机构定价和实体融资成本的传导机制尚未成熟,央行的短期利率调控意图难以有效传导至中长期利率。
二、前瞻性指引的作用原理 前瞻性指引的概念源于美国经济学家Woodford在1999年提出的货币政策惯性概念,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央行沟通来管理公众预期。一旦经济状况发生意外改变,央行很可能需要改变货币政策。第四、产能过剩风险 多少年来,我们的经济高速增长所依赖的钢铁、有色金属、建材、化工、轻纺、光伏、机械、造船航运等行业,已经形成严重的产能过剩,压缩、调整、改造、创新需要关闭、失业、退休、投入、培训、科技的匹配应对,这些都与经济转型和社会安定密切相关。
2014年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达到122.86万亿元,是2002年末的8.27倍,年均增长19.3%。第三,房地产泡沫风险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我国城乡大兴土木,旧城改造、开发园区、商业楼宇,尤其是1998年推出商品房买卖之后,房地产快速发展,在满足社会经济需求的同时,逐渐畸形发展,形成泡沫,具体体现在空置和价格虚高二个方面。其中人民币贷款余额为81.43万亿元,占比66.3%。2010年7月9日,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易宪容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文章说:据国家电网公司的调查显示,中国660多个城市现有连续6个月以上电表读数为零的空置房6540万套。
地方主要依靠土地财政,可批租土地越来越少,加上近年经济不好,维持正常开销都已捉襟见肘,还要推进城镇化发展,只好借新债还旧债,融资成本不断增高,还本付息压力越来越大,传导到银行风险越来越高。什么叫通胀?经济学全称叫做通货膨胀,通货即流通的货币。
五、中国经济的症结和根本危机在通胀 所以,中国当下的状态,严格的意义上来说,是经济下滑或经济萎缩,而不是通缩,通缩是指通货萎缩,中国的货币发放2014年并没降低步伐,M2还在膨胀,年底余额达到122.84万亿元,增长12.2%,还是远大于GDP增幅。三、积累了哪些负能量? 中国经济发展所积累的负能量和潜在危机在哪里呢? 第一,超额货币所隐伏的社会购买力风险 为了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基础货币M2从1978年的859.45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122.84万亿元,增长了1429倍。阶段性呈通缩,历史性实通胀。另外,从商业地产来看,这些年到处兴建的写字楼、大商场、购物中心、城市综合体等,也大量过剩。
由此可见,人们说的通胀抑或通缩,表象上看,是经济呈现热还是冷的问题,根本上还是货币问题。如果进入新常态思维,那就是正常的了。如此巨大的社会购买力能量就像悬在社会商品堤坝之上的天河,一旦冲毁将飞流直下,惨不忍睹。去年6月西南财经大学发布《城镇住房空置率及住房市场发展趋势2014》的调查报告,宣称2013年我国城镇地区空置住房为4898万套;空置率为22.4%,比2011年上升1.8 个百分点;城镇空置房占用了4.2万亿的银行房贷。
我国商品房空置率的统计,曾经在2005年由国家统计局发布为26%,后来由于争议影响太大,就不再发布。虽然官方数据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从2003年的20%以上降到目前的1%,但实际上潜在的不定风险很大。
而企业则产能过剩,结构调整,贷款动力不足,所以,去年社会融资规模为16.46万亿元,较上年减少8598亿元,实际上整个市场并不差钱。通货膨胀就是指流通的货币发行数量上升,形成泡沫,对应于商品价格上涨,钱不值钱,发生抢购,形成恐慌。
尤其是近十年来,一波一波上涨,投机者翻江倒海,卷走暴利,致使广大工薪沦为一辈子的房奴,无数平头百姓望洋兴叹。当前确实是处于经济波动时期,现实呈现一种不可思议的诡秘现象,社会经济深陷于相悖的矛盾混合体之中。从而再一次将危机叠加进超额货币的恶性循环。经济萎缩首先体现在房地产市场,连年打压,市场乏力。住建部学者陈淮认为有5000万套,空置率23%。不治吧,又无法阻止越来越大的结节,真是左右为难。
第二、巨额社会融资背后的债务风险 社会融资规模与货币发行量是一个钱币的两个面,它指一定时期内金融体系用于社会经济的资金总额,包括有人民币、外币贷款以及股票、债券、信贷等表外业务和企业直接融资。根据审计署公布的数据,截至2013年6月末,政府(包括担保和救助责任)的债务30万亿,占当年GDP57万亿的53%,其中地方政府债务11万亿。
表面上是通缩,实质上是通胀。这里且不论那些大投入、周期长、见效慢,甚至跌进去的基建项目(如铁路总公司债务2.3万亿、南水北调工程537亿、三峡大坝1300多亿),陷在房地产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就是两个巨大的黑洞。
2014年主要的经济数据全面滑坡。持续时间通常为2-10年 尽管有GDP的上升与下降的二阶段与繁荣、衰退、萧条、复苏四阶段的不同说法,成因上也有奥地利经济学家J·熊波特的创新理论,英国经济学家霍特里的纯货币理论,以及投资过度和消费不足等各种不同理论,但经济学家对于经济周期都是基本认可的。
超发了那么多的货币,致使价格失调,投机盛行。于是出现了各种估测数据。正是由于经济不景气,银行出于资金安全考虑,相对收紧了信贷。四、当前经济的萎缩状况 新政府上台以后,致力于打虎拍蝇,改革转型,内外矛盾交织,经济面临严峻考验。
中国的经济,就是这样的状况。大建铁公基,投入产出失衡,债务高筑。
2015年3月2日于上海 进入专题: 央行降准降息 金融 。从进出口情况来看,受国际经济形势影响,我国已经连续三年未达增速既定目标,沿海不少以国际市场为生存依托的加工型企业面临倒闭、银行坏账等风险。
经济周期(Business cycle)又叫做景气循环, 是指经济运行中周期性出现的经济扩张与经济紧缩交替更迭、循环往复的一种现象。显然,巨额的政府债务不可能由银行储户来承担,银行也不可能因此而发生还贷危机,最终解决的办法还是印发货币,由全国人民买单。
我国经济本来倚重房地产,如此一来便直接拉低固定资产投资,并传导到中、上游产业,致使制造业、采掘业等增速放缓。房地产绑架了中国经济,一旦停下来,经济就一蹶不振。以信托贷款为例,2013年上半年投向这两个领域的占比约50%。CPI不高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商品房销售没有进入指数,而是作为投资品,这与国际惯列不符,也与国民普遍将购置住宅作为不可缺少的生活需求相悖,实际上,购房已成为民众消费的重大包袱,占据可支配收入的绝大部分。
30多年里有20年增幅在10%以上。从工业生产来看,增加值增速月降幅达2.1个百分点,创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新低;工程机械、发电量、化肥、原煤等产量负增长,汽车、集成电路、钢铁、水泥等增幅出现明显下降。
主要指标全面回落,其中新开工面积、销售面积、新建商品住宅销售均价等指标同比出现负增长。常年来孽生的肿瘤越来越大,不开刀,总有一天恶化致死。
进出口总额大幅下滑,仅增长3.4%,比上年减少4.2个百分点。还有各种信托公司、券商、保险、私募基金、风投、典当行、小额贷款公司等影子银行,大约有16-18万亿元,普遍从事的理财产品、高利贷等有着极高的流动性风险。
本文由隔壁老李于2022-12-21发表在极致时空,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yb0c9.onlinekreditetestsiegergerade.org/4cd9o/4208.html
上一篇
电力互联系统
有话要说...